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走好新的赶考之路,10月22日至23日,马克思主义williamhil党总支和传媒艺术系党总支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从西柏坡出发,重走当年党中央“进京赶考”路,重温“赶考”精神。
参观学习,感悟精神。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一行人在“五大书记铜像”前进行集体宣誓,誓言声声,涤荡心胸。从西柏坡到北京,大家先后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北庄村村史馆、淑闾村展览馆、香山革命纪念馆、双清别墅展览馆等地,对当年毛主席提出的“赶考”命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深刻领悟了“赶考”精神的时代内涵。
现场教学,传承精神。在西柏坡纪念馆前,王建都老师结合当年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考虑为大家解读了西柏坡的光辉历史,使大家对西柏坡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通过李竹青老师对《团结就是力量》歌曲创作由来的讲述,大家感悟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了团结奋斗的力量。在党中央进京“赶考”途中的第一个留宿地唐县淑闾村,刘允华老师为大家讲述了毛主席在这个村庄的工作情况,大家被领袖的勤政爱民精神深深感动。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牛方老师现场教学,讲解了毛主席、党中央在香山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的一系列活动,大家对“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采访慰问,践行精神。在西柏坡村,杨欣老师带队去闫海清老人家里进行慰问,为老人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品,并询问了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老人家讲述了当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活动情况和乡村生活的变化,大家更加深刻理解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艰辛。在唐县淑闾村,刘允华等人带着生活物资,采访慰问了葛桂多老人,通过老人的讲述,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力量。
赶考精神薪火相传。传媒艺术系学生党员通过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将赶考精神与自身相结合,用心用情讲述着当代大学生眼中的“中国故事”,以青春之我回答“时代之问”。
重走“赶考之路”,让大家深刻理解了“赶考”精神。今后,大家将进一步继承“赶考”精神,秉承“赶考”之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不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